SZL系列燃煤蒸汽锅炉是一种采用快装或组装、由双锅炉组成的链条炉排水管锅炉。小于6吨时为快装结构;6-35吨为组装结构,由上下二部分组成,上部为本体受热面,下部为燃烧设备。锅炉本体的前部为四周布置的水冷壁,上部与锅筒连接,下部与集箱连接,组成燃烧室,以吸收炉膛辐射热,其后部在上下锅筒之间布置密集的对流管束,燃烧后的高温烟气横向冲刷对流受热面后,引至单独布置的省煤器,最后进入除尘器经烟囱排出。
红河州10T燃煤节能蒸汽锅炉,我国是开发流化床燃烧技术较早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发展鼓泡流化床技术。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91991年初首批35t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由于产品设计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论发展落原因运行问题较多。经国家组织的完善化研究后在90年代中后期得以快速发展。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己投运或正在制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己有上千台。蒸发量220t/h及以下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在国内大量使用41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己开始投入商业运行。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用于集中供热的热水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在应用和推广。可以预见今后若干年里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飞速发展和使用的重要时期。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炉膛(快速流化床)、气固物料分离器、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和外置热交换器(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没有该设备)等组成上述部件形成了一个固体物料循环回路。第二部分为对流烟道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与其它常规锅炉相近。其换热器一般包括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进行空扣缸工作将上汽缸置于下汽缸上从汽缸内侧检查上下缸接触情况0.05mm塞尺应塞不进如不合格应修刮处理。汽轮机转子吊入下汽缸内起吊转子应使用制造厂随机供货并且备出厂试验证件的专用横担及吊索。转子吊入下汽缸面汽封块应拆除轴承装好。转子吊起后在轴颈上放上水平仪调好水平然后对准汽缸中心缓慢而平稳地落到下汽缸内。转子吊入下汽缸后利用转子检查轴承座汽封及隔板的洼窝中心转子向高压端抬起保证后轴承处场度为零采用贴橡胶布的方法检查与调整修刮汽封间隙利用转子与轴瓦的接触色点进行修刮轴瓦达到接触面要求。上汽缸安装上汽缸吊起找平运到上汽缸上部根据导杆对准下汽缸扣下去紧1/3螺栓塞尺塞入上下汽缸中分面检查接触情况0.05mm塞尺不得塞进其内。凝汽器找正找平工作在转子吊入下缸前就应完成并同时完成凝汽器与下汽缸联接口的焊接工作,红河州10T燃煤节能蒸汽锅炉。
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锅炉水系统、采暖水系统管道均采用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当管径DN≤200时保温层厚度为50mm当热水管管径DN>200时保温层厚度为70mm保温保护层采用镀锌铁皮。烟囱采用YBS-YF型不锈钢预制烟囱保温材料采用岩棉厚度为50mm。锅炉排污、取样、排气等人不可能触及的管道采用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厚度为60mm外缠玻璃丝布并刷环氧树脂两道。锅炉供热系统分、集水器的保温采用80mm厚岩棉制品保温采用镀锌铁皮进行保护。保温结构及做法参照国标《管道及设备保温》98R418。
二次风可以调节氧量但不如在煤粉炉当中那么明显有时增加二次风后就加强了对炉膛上部的扰动作用会出现床温暂时下降的趋势但过一段时间后因氧量的增加床温总体上会呈现上升势头。在中温分离器的循环流床锅炉中往往把采用改变返料量来控制床温。在高温分离器的循环流锅炉中由于回料器的灰温与床温相差不大所以效果不明显。如果突然大量返料则会造成大量正在燃烧的煤颗粒来不及就被床料掩埋这时床温会大幅下降。加入石灰石时也会造成床温降低其原因是石灰石在煅烧时先会吸收一部分热量。床层厚度也会给床温的调节造成很大影响当床层厚度很低时蓄热能力不足床温降低与此同时炉膛出口温度也升高这是因为密相区的燃烧份额的下降和悬浮空间燃烧放热的增加。
科技的力量,让沼气天然气全比例混合燃烧成为可能,中正的力量,让科技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中正锅炉仍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为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砥砺前行,红河州10T燃煤节能蒸汽锅炉。